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

蔡康永:問題具體不尖銳,才容易聽到真話

 仔細聽對方的談話,搞清楚自己想問的事,然後再一一舉證和確認,問問題,其實很簡單。

「妳有沒有被教育過,以妳的美色,妳可以把男人踐踏在腳底下,玩弄他們於股掌之中?」這是他問林志玲的問題。

「你拍完《臥虎藏龍》以後拍《綠巨人》,你有故意把武俠片的元素帶進科幻片吧?」這是他問李安的問題。

「這麼講究演技的導演,在《流星花園》裡面可以接受這麼多年輕演員『很生澀』的演技啊?」這是他問蔡岳勳的問題。

他是蔡康永,問問題直接但不尖銳、溫暖而不濫情。製作人因為他「很會聽人家講話」而邀他開節目,作家侯文詠因為他很會問問題而與他熟識。會聽、會問,延伸了蔡康永的事業與人脈,也讓他在插科打諢的主持界中,獨樹一格。

為什麼蔡康永就是能一次次問出讓受訪者深思、讓聽眾痛快的好問題?「你就靜下來聽人家講話,有那麼難嗎?你就先搞清楚要問的事,然後再一一舉證和確認,有那麼難嗎?」他在某次訪問中,狐疑地反問媒體。

學會問之前,一定要先能聽,而且還要用心聽。只不過,多數人都喜歡用說話表現自己,根本不管聽者反應;於是,善於聆聽的蔡康永就這麼「完全吸收了你這個人」,侯文詠曾對媒體這樣表示。

除了聆聽,在《蔡康永的說話之道》中,蔡康永還提到幾個問問題的原則。

  1. 問題愈具體,回答愈省力:「你喜歡去哪個國家旅行?」就比不上「你旅行時有被騙過錢嗎?」而「你喜歡什麼樣的男生?」也比不上「你喜歡王力宏那樣的男生嗎?」

    具體的問題,對方比較不需要花腦筋就能回答;反之,抽象的問題則還需要分析歸納,對方如果剛好沒力氣動腦筋,很容易就會給出「我不知道耶」之類掃興的答案。因此,蔡康永建議,可以先用「是非題」摸索出對方有興趣的領域,再用「申論題」往下延伸。
  2. 問題很尖銳時,先倒推三步:如果朋友常來借錢,眼神也怪怪的,你懷疑他在吸毒,卻又擔心直接問對方「你是不是在吸毒?」太像指責時,就可以把心理假設的事,倒推三步來問。

    比如說,吸毒是因為不快樂嗎?不快樂是因為離婚嗎?如果你是這樣推斷,就可以先問對方,「離婚後,是不是過得很痛苦?」這個問題,比較像是朋友出於關心而問。如果朋友證實你的推斷正確,這時再問到「所以你有在吸毒?」對方就比較不會難以承受。
  3. 公事上的尖銳問題,以「抽象的第三方」來問:當老闆做了很蠢的決定,你想提醒他,可以試著把提問者推給「老闆比較沒輒」的第三方,比方說,「老闆,全省經銷商都要我來問你,如果海報印這麼大,他們要貼在哪裡?」
整理、撰文/陳芳毓

文章來源《成功者的人脈社交術》特刊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